注水肉
肉的外觀往往呈淡灰紅色,有的偏黃,顯得腫脹,從切面看濕漉漉的。注水的凍豬瘦肉卷,透過塑料薄膜,可以看到里面有灰白色透明的冰和紅色血冰。切開后有碎冰塊和冰碴濺出,解凍后還會有許多滲出的血水。
變質(zhì)肉
脂肪無光澤,偏灰黃甚至變綠,肌肉暗紅,切面濕潤,彈性基本消失,有腐敗氣味散出。
母豬肉
皮糙肉厚,肌肉纖維粗,橫切面顆粒大。經(jīng)產(chǎn)母豬皮膚較厚,皮下脂肪少、瘦肉多、骨骼硬而脆,乳腺發(fā)達,腹部肌肉結(jié)締組織多,切割時韌性大。
死豬肉
周身淤血呈紫紅色,脂肪灰紅,肌血暗紅,在血管中充滿著黑紅色的凝固血液,切開后腿內(nèi)部的大血管可以擠出黑紅色的血栓來,剝開板油,可見腹膜上黑紫色的毛細血管網(wǎng),切開腎包囊扒出腎臟,可以看到局部變綠。
病豬肉
有豬囊蟲肉、豬瘟病肉等,豬囊蟲肉是有鉤絳蟲的幼蟲,寄生在豬的瘦肉里,呈囊泡狀,其中有一個白色的頭節(jié),就像石榴籽樣,囊蟲也見于心臟上;瘟豬周身皮膚,包括頭和四肢皮膚上都有大小不一的鮮紅色出血點,肌肉和脂肪也有小點出血。全身有淋巴結(jié),俗稱“肉棗”,都呈紫色,腎臟貧血色淡,有出血點。個別肉販常將豬瘟病肉用清水浸泡一夜銷售,這種肉外表顯得特別白,不見有出血點,但將肉切開,從斷面上看,脂肪、肌肉中的出血點依然明顯。
瘦肉精豬肉
外觀特別紅。
抗菌素豬肉
豬肉燒熟后其骨頭可能會變顏色,出現(xiàn)發(fā)黃或者發(fā)綠的顏色。
新鮮的肉脂肪潔白,肌肉有光澤,紅色均勻,外表微干或微濕潤,用手指壓瘦肉上的凹陷能立即恢復,彈性好。